赏诗词网

译文

作者:佚名

西汉时期,无论事情大小,必定跟众人商议,这一点我前边已议论过,然而,也有拿这种方式人微言轻借口堵塞众人意见的情况。霍光死后,宣帝使其在朝中任要职的亲属出任地方官,张敞说:“朝臣之中应当有人公开议论霍氏专制朝政,请求罢免他三个封为列侯的子孙的爵位,让他们回家。些下先降旨为了情义不能听取,群臣用义理坚持择谏,然后再答应他们。如今陛下自已起草诏书,是失策的啊!”哀帝打算封授董贤等人官爵,王嘉说:“应请教公卿、大夫、博士、议郎,公开议论封授的意义,然后再加封爵位、土地;不然,恐怕大失众望。突然公开评议此事,必定有人说应当封授,陛下即便听从,天下人尽管不高兴,怨恨有人分担,不单在陛下身上。先前成帝刚要加封淳于长时,亦曾评议其事,谷永认为淳于长应当加封,众人把罪责归于谷永,先帝不致独自蒙受讥议。” 哀帝于是暂停封授。由此可知,委曲迁就,使恩泽出自君王,过失属于臣下,汉代大多如此。

参考资料:

1、 佚名.道客巴巴.http://www.doc88.com/p-1532103410452.html
    《容斋随笔》共《五笔》,74卷,1220则。其中,《容斋随笔》16卷,329则;《容斋续笔》16卷,249则;《容斋三笔》16卷,248则;《容斋四笔》16卷,259则;《容斋五笔》10卷,135则。据作者宋朝洪迈自述,《容斋随笔》写作时间逾经近四十年。是其多年博览群书、经世致用的智慧和汗水的结晶。本页面仅包含《容斋随笔》16卷内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