扫描上手机版
看赏诗词网
浔阳春三首(元和十二年作)。春生
作者:白居易
春生何处暗周游,海角天涯遍始休。先遣和风报消息, 续教啼鸟说来由。展张草色长河畔,点缀花房小树头。 若到故园应觅我,为传沦落在江州。▼
原文:
寻郭道士不遇
郡中乞假来相访,洞里朝元去不逢。看院只留双白鹤, 入门惟见一青松。药炉有火丹应伏,云碓无人水自舂。 欲问参同契中事,更期何日得从容。▼
自悲
火宅煎熬地,霜松摧折身。因知群动内,易死不过人。▼
自题
功名宿昔人多许,宠辱斯须自不知。一旦失恩先左降, 三年随例未量移。马头觅角生何日,石火敲光住几时。 前事是身俱若此,空门不去欲何之。▼
送客春游岭南二十韵
已讶游何远,仍嗟别太频。离容君蹙促,赠语我殷勤。 迢递天南面,苍茫海北漘.诃陵国分界,交趾郡为邻。 蓊郁三光晦,温暾四气匀。阴晴变寒暑,昏晓错星辰。 瘴地难为老,蛮陬不易驯。土民稀白首,洞主尽黄巾。 战舰犹惊浪,戎车未息尘。红旗围卉服,紫绶裹文身。 面苦桄榔裛,浆酸橄榄新。牙樯迎▼
赠内子
白发长兴叹,青娥亦伴愁。寒衣补灯下,小女戏床头。 暗淡屏帏故,凄凉枕席秋。贫中有等级,犹胜嫁黔娄。▼
晚题东林寺双池
向晚双池好,初晴百物新。袅枝翻翠羽,溅水跃红鳞。 萍泛同游子,莲开当丽人。临流一惆怅,还忆曲江春。▼
九江春望
淼茫积水非吾土,飘泊浮萍自我身。身外信缘为活计, 眼前随事觅交亲。炉烟岂异终南色,湓草宁殊渭北春。 此地何妨便终老,譬如元是九江人。▼
大林寺桃花
人间四月芳菲尽,山寺桃花始盛开。 长恨春归无觅处,不知转入此中来。▼
石榴树(一作石楠树)
可怜颜色好阴凉,叶翦红笺花扑霜。伞盖低垂金翡翠, 熏笼乱搭绣衣裳。春芽细炷千灯焰,夏蕊浓焚百和香。 见说上林无此树,只教桃柳占年芳。▼
闻李六景俭自河东令授唐邓行军司马,以诗贺之
谁能淮上静风波,闻道河东应此科。不独文词供奏记, 定将谈笑解兵戈。泥埋剑戟终难久,水借蛟龙可在多。 四十著绯军司马,男儿官职未蹉跎。▼
三月三日登庾楼寄庾三十二
三日欢游辞曲水,二年愁卧在长沙。 每登高处长相忆,何况兹楼属庾家。▼
寒食江畔
草香沙暖水云晴,风景令人忆帝京。还似往年春气味, 不宜今日病心情。闻莺树下沈吟立,信马江头取次行。 忽见紫桐花怅望,下邽明日是清明。▼
雨夜赠元十八
卑湿沙头宅,连阴雨夜天。共听檐溜滴,心事两悠然。 把酒循环饮,移床曲尺眠。莫言非故旧,相识已三年。▼
忆微之
与君何日出屯蒙,鱼恋江湖鸟厌笼。分手各抛沧海畔, 折腰俱老绿衫中。三年隔阔音尘断,两地飘零气味同。 又被新年劝相忆,柳条黄软欲春风。▼
关雎
作者:佚名
关关雎鸠,在河之洲。窈窕淑女,君子好逑。 参差荇菜,左右流之。窈窕淑女,寤寐求之。 求之不得,寤寐思服。悠哉悠哉,辗转反侧。 参差荇菜,左右采之。窈窕淑女,琴瑟友之。 参差荇菜,左右芼之。窈窕淑女,钟鼓乐之。 ▼
定风波·自前二府镇穰下营百花洲亲制
作者:范仲淹
罗绮满城春欲暮。百花洲上寻芳去。浦映□花花映浦。无尽处。恍然身入桃源路。 莫怪山翁聊逸豫。功名得丧归时数。莺解新声蝶解舞。天赋与。争教我悲无欢绪。▼
水调歌头-丙辰中秋
作者:苏轼
丙辰中秋,欢饮达旦,大醉,作此篇,兼怀子由。 明月几时有?把酒问青天。不知天上宫阙,今夕是何年。我欲乘风归去,又恐琼楼玉宇,高处不胜寒。起舞弄清影,何似在人间?(何似 一作:何时;又恐 一作:惟 / 唯恐) 转朱阁,低绮户,照无眠。不应有恨,何事长向▼
秋怀
作者:欧阳修
节物岂不好,秋怀何黯然! 西风酒旗市,细雨菊花天。 感事悲双鬓,包羞食万钱。 鹿车何日驾,归去颍东田。▼
宿云梦馆
北雁来时岁欲昏,私书归梦杳难分。 井桐叶落池荷尽,一夜西窗雨不闻。▼
沁园春·长沙
作者:毛泽东
独立寒秋,湘江北去,橘子洲头。 看万山红遍,层林尽染;漫江碧透,百舸争流。 鹰击长空,鱼翔浅底,万类霜天竞自由。 怅寥廓,问苍茫大地,谁主沉浮? 携来百侣曾游,忆往昔峥嵘岁月稠。 恰同学少年,风华正茂;书生意气,挥斥方遒。 指点江山,激扬文字,粪土当年万户▼
望庐山瀑布
作者:李白
日照香炉生紫烟,遥看瀑布挂前川。 飞流直下三千尺,疑是银河落九天。▼
卜算子·咏梅
作者:陆游
驿外断桥边,寂寞开无主。已是黄昏独自愁,更著风和雨。 无意苦争春,一任群芳妒。零落成泥碾作尘,只有香如故。▼
沁园春.雪
北国风光,千里冰封,万里雪飘。 望长城内外,惟余莽莽;大河上下,顿失滔滔。(余 通:馀) 山舞银蛇,原驰蜡象,欲与天公试比高。(原驰 原作:原驱) 须晴日,看红装素裹,分外妖娆。(红装 一作:银装) 江山如此多娇,引无数英雄竞折腰。 惜秦皇汉武,略输文采;唐宗▼
秋词
作者:刘禹锡
自古逢秋悲寂寥,我言秋日胜春朝。 晴空一鹤排云上,便引诗情到碧霄。▼
绝句
作者:杜甫
两个黄鹂鸣翠柳,一行白鹭上青天。 窗含西岭千秋雪,门泊东吴万里船。▼
小石潭记
作者:柳宗元
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,隔篁竹,闻水声,如鸣佩环,心乐之。伐竹取道,下见小潭,水尤清冽。全石以为底,近岸,卷石底以出,为坻,为屿,为嵁,为岩。青树翠蔓,蒙络摇缀,参差披拂。(佩 通:珮) 潭中鱼可百许头,皆若空游无所依。日光下澈,影布石上,佁然不动;俶尔远逝,往来翕忽。似与游者▼
湖心亭看雪
作者:张岱
崇祯五年十二月,余住西湖。大雪三日,湖中人鸟声俱绝。是日更定矣,余挐一小舟,拥毳衣炉火,独往湖心亭看雪。雾凇沆砀,天与云与山与水,上下一白。湖上影子,惟长堤一痕、湖心亭一点、与余舟一芥、舟中人两三粒而已。(余挐 一作:余拏) 到亭上,有两人铺毡对坐,一童子烧酒炉正沸。见余,▼
七步诗
作者:曹植
煮豆燃豆萁,豆在釜中泣。 本是同根生,相煎何太急?(版本一) 煮豆持作羹,漉菽以为汁。 萁在釜下燃,豆在釜中泣。 本自同根生,相煎何太急?(版本二)▼
过零丁洋
作者:文天祥
辛苦遭逢起一经,干戈寥落四周星。 山河破碎风飘絮,身世浮沉雨打萍。 惶恐滩头说惶恐,零丁洋里叹零丁。 人生自古谁无死?留取丹心照汗青。▼